三国志战略版张昭有什么用(三国志战略版张昭有什么用啊)
三国志张昭有啥用?
三国志11的张昭虽然是个白板特技,不过他的政治属性很高并且智力也不低,胆小性格适合舌战。
因此前期尽量给他搞一个【眼力】特技,快速挖人提升智力,并且尽量让他去生产兵装,等研发出来【深谋】直接给他换上,智力也养成的差不多了,基本计计会心
孙刘联盟是鲁肃第一个建议的,为何最后功劳却成了诸葛亮的?
是的,正史上鲁肃是第一个提联合的,但他联合的是荆州。
刘表死,鲁肃以吊丧名义去荆州,希望找到可以同盟的力量。谁知,说曹操曹操到,曹操玩了一招暗度陈仓的镰刀闪击,直接把荆州防御力量打崩溃了。客居荆州的中原士人也趁机给蔡氏和刘琮做思想工作,主张投降。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主战派的刘备只得逃亡。曹操的骑兵也不是吃白饭的,日夜奔袭,于是当阳长坂之战爆发。
鲁肃见到刘备时,正是刘备最落魄的时候,当时长坂坡惨败,徐庶因老母中途被抓而脱队,刘禅在此期间也应该在混乱中没了音信。
我相信,鲁肃自己也在怀疑,这个联合还有没有意义吧。
但是诸葛亮的出现坚定了他的想法,而且他相信这个不到三十岁的青年,一定也能说服孙权。这也是为什么鲁肃只带诸葛亮回江东的原因。
关于诸葛亮游说江东的故事家喻户晓,最著名的就是罗贯中的舌战群儒,其次是资治通鉴里的记载。具体细节我们无从得知,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诸葛亮不负所托,成功说服了孙权。不但如此,还保证了刘备的地位,以同盟而非从属的身份达成盟约。
自古以来,弱国无外交,实力是外交的基础。诸葛亮促成的孙刘联盟毫无疑问是一个巨大的外交成就。被人铭记和传颂,当之无愧!
孙刘联盟主要的战果是在赤壁之战中以孙刘联军的胜利告终,强大的曹操再也不能一统天下,而刘备孙权得以生存。孙刘联盟在此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三国志 .武帝纪》中的记载,“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有数倍与孙刘联军的大军的曹操没想到刚到赤壁就首战不利,有因为军中有瘟疫和当时风向不好等原因烧船退兵。曹操此战,虽有人数上的优势,但弱势也不少。周瑜和孔明抓住曹操的弱点,击败了曹操,自然功劳不少。
在赤壁之战前。以张昭为首的文官集团主张降曹,鲁肃对孙权说:“我们可以降于曹操,还可以得个 一官半职 ,为曹操所用;但主公您投降了,曹操会怎样对待您呢?”孙权疑虑顿消,说:“张昭他们太让我失望了。”可以说没有鲁肃,也就没有孙刘联盟的诞生,也不会有后来赤壁之战的胜利。
被《三国演义》描述成老实迂腐的鲁肃,其实是一个很有眼光的政治家军事家,孙刘联盟的功劳也应该有鲁肃的那份。
因为《三国演义》要神话诸葛亮,所以把蜀国的绝大多功劳,包括虚造一些故事情节来让诸葛亮这名历史人物更加具有近仙之智,以及超乎常人的目光。
其实三国历史里面并无太多诸葛亮的出色表现。在刘备死之前,诸葛亮也是默默无闻、在赤壁之战的典故。“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既生瑜,何生亮?”全部都是历史虚构。
就连赤壁之战,孔明是否有和公瑾见过面,在历史上也没有明确的说明。当时周瑜是领兵镇守江夏一带。而刘备入吴,并不经过江夏。而周瑜当时是东吴的大都督,换句话而言是东吴军政第一人。而刘备只是个逃亡者,两者之间的地位差距甚大
换句话而言,就社会地位周瑜>刘备>>>诸葛亮。
再加上,周瑜病逝的时候,庞统已经战死而诸葛亮已经进川了。更不存在什么气死这样的弱智话题。
先讲讲东吴鲁肃的“联刘抗曹"。这里的联”刘“并非单指刘备,而是指天下的刘姓皇族。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无论手段如何,在当时的汉朝,曹操的诏书,是有皇帝的印章的。
换句话而言,就政治层面。曹操讨伐任何人都是名正言顺,因为他手里的是天子诏书。而东吴不一样,东吴的江山基本是孙策靠武力抢下来的。并没有当时天子的承认。换句话而言,当时是名不正,言不顺。
而刘备不一样,刘备处境再差,还是刘姓王族,就有借口不听天子召。而清君侧,勤王。所以东吴要想获得天下刘姓王族的支持,和名正言顺,只有联刘抗曹。
由此可见鲁肃的战略眼光不俗
三国志张昭和荀彧哪个好?
张昭是东吴首席谋臣,荀彧是曹操的第一谋臣,两个都有经天纬地之才,都是双方的治世能臣,也都被双方主公看作西汉的开国功臣张良。
相比较而言,荀彧在大局形势上看得更清楚,张昭唯一的人生污点就是在曹操兴兵南下时候,力劝孙权投降曹操。
孙权犹豫不决的情况下,幸亏听了周瑜和鲁肃的话,最后在赤壁之战中打退了曹操。
而荀彧在袁绍最强时候,力劝曹操扼守官渡,最终用奇兵战胜袁绍。所以荀彧更好一些
三国志,陆绩传,全文解释?
陆绩字公纪,吴郡吴人也。父康,汉末为庐江太守。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橘,绩怀三枚,去,拜辞堕地,术谓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绩跪答曰:“欲归遗母。”术大奇之。孙策在吴,张昭、张纮、秦松为上宾,共论四海未泰,须当用武治而平之,绩年少末坐,遥大声言曰:“昔管夷吾相齐桓公,九合诸候,一匡天下,不用兵车。孔子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今论者不务道德怀取之术,而惟尚武,绩虽童蒙,窃所未安也。”昭等异焉。

绩容貌雄壮,博学多识,星历算数无不该览。虞翻旧齿名盛,庞统荆州令士,年亦差长,皆与绩友善。孙权统事,辟为奏曹掾,以直道见惮,出为郁林太守,加偏将军,给兵二千人。绩既有躄疾,又意在儒雅,非其志也。虽有军事,著述不废,作《浑天图》,注《易》释《玄》,皆传于世。豫自知亡日,乃为辞曰:“有汉志士吴郡陆绩,幼敦《诗》、《书》,长玩《礼》、《易》受命南征,遘疾遇厄,遭命不幸,呜呼悲隔!”又曰:“从今已去,六十年之外,车同轨,书同文,恨不及见也。”年三十二卒。长子宏,会稽南部都尉,次子睿,长水校尉。
关于三国志战略版张昭有什么用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