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ol》中的战国四大名将盘点二(大秦帝国ol手游)
大秦帝国战国四君子为什么表现如此难堪?
《大秦帝国》是秦国视角,对战国四君子这四个“反派”自然不会太优待,也不会有太多细节丰满这个人物形象。
从战国史来看,四君子之所以能从战国无数位“君”中脱颖而出,其表现是非常突出的,当然弱点也不少,所谓人无完人,就是如此:
孟尝君田文,曾经到秦国为相,后来逃走。不过虽然在国际上地位显赫,但他对齐国,其实是过大于功的。关于他的故事,也大多是个人利益问题,比如鸡鸣狗盗、狡兔三窟这些。且存在因为有人说他身材短小就杀光一个县的人的暴行传闻,此君口碑不高。不过他作为庶出子,能一路逆袭成为家族顶梁柱,也是个励志之极的故事。
信陵君魏无忌,窃符救赵、合纵抗秦,硬生生鲠住彼时鲸吞四海的秦国的血盆大口。如果不是生不逢时加上后来的自暴自弃,他或许有更多优异表现。信陵君也是四君子中口碑最好的,后世不少倾慕者。金庸先生在《倚天屠龙记》中给主人公取名张无忌,便有致敬之意——可惜张无忌和魏无忌相去甚远,此无忌非彼无忌。
平原君赵胜,一度作为赵国定海神针级别的存在。虽然在是否接受冯亭献上党问题上判断失误(其实也只是事后看失误而已,如果长平之战赵国赢了,则无疑是判断正确),却在长平之战之后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不过相比信陵君,赵胜还是稍欠风流,尤其是在门客的选择上。
春申君黄歇作为楚国几家老牌贵族子弟之一,更多的是以外交家身份出现帮助楚国在列国斡旋。彼时楚国虽然比韩、魏、燕有存在感,但也早非当年那个可以和周天子叫板问鼎中原的强大楚国了,春申君左支右绌试图全楚,也是颇为不易。他存在轻信李园最后反遭其反噬。
战国四君子为什么表现如此难堪春秋战国四大君子分别是谁
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 、赵国的平原君赵胜 、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 。
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前243年),号信陵君,战国四君子之首。是魏昭王的小儿子,魏安嫠王的异母兄弟,他为人仁厚并礼贤下士,因为有他,其他国家十多年不敢动魏国的心思。设计偷窃兵符假托皇命救助赵国,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段“信陵君窃符救赵”的英雄佳话。
赵国的平原君赵胜(约前308年-前251年),战国四君子之一,赵国贵族。赵武灵王之子,惠文王之弟。因贤能而闻名。封于东武(今山东武城),号平原君。倾其家有,犒赏食客,得敢死之士三千人,击退秦兵三十里。不久魏国、楚国的救兵赶到,邯郸围解。
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前314-前238年),战国四君子之一,以辩才扬名,四君子中唯一不是王室之中的人。楚国太子完作为人质到秦国,被扣留了下来,春申君以命相抵,设计将太子救回楚国。楚国顷襄王死后,太子完登位,就拜黄歇为国相,封为春申君。从此黄歇辅国持权二十五年,说一不二,荣宠不衰。
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前279年):妫姓,田氏,名文,战国四君子之一。是齐威王的孙子,齐国宰相田婴的庶子。被任为魏国宰相,后联合秦、赵等国攻破齐国。从此,中立于诸侯国之间。
战国四公子生活在战国中后期,当时他们的国家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虽说各有独到的才能,但是已经无法扭转局面了;《大秦帝国》里,出于艺术加工,有刻意抬高孟尝君田文、丑化信陵君的地方。
01:生不逢时的战国四公子
战国四公子里面,孟尝君田文岁数较大,于公元前279年去世,当时的齐国已经被乐毅打惨了,只剩下两座城池;其他三位岁数差不多,在公元前250年前后去世,那时的秦国已经一支独霸,统一之势已经势不可挡了。

孟尝君是齐国公族后裔,在齐国失意后,跑到了秦国,后又逃到了魏国,且一直与母国为敌,乐毅伐齐期间自然不可能有什么大作为了。
平原君赵胜也是赵国公族后裔,爱国之心有目共睹,可惜眼光有限,在关乎赵国国运的长平之战前夕献策不当,导致赵国损失惨重。基于这种原因,他在《大秦帝国》里的小丑形象也不为过。
春申君黄歇,本是楚王的师父,是和楚考烈王共过患难的人,最后也被重用了,只可惜挡不住美色的诱惑,最终被前门客干掉了,不甚唏嘘。管不住下半身的人,说是小丑也不为过。
相对来说信陵君魏无忌才华横溢,人品过硬,只可惜被亲哥哥猜忌不容,极度失望之下,最终死于酒色。《大秦帝国》电视剧里,在邯郸保卫战中,几乎沦为了平原君的小弟跟班,明显被丑化了,事实上,当时他可是主角。
02:被高估孟尝君田文
孟尝君的名声很大,可惜才大于德,是个私心很重的伪君子:
理由1:在秦国当相国期间贪污受贿。秦昭襄王不惜重金将他从齐国挖过来后,可是给予很大希望的,可惜他当官不久就开始收受贿赂,最后通过鸡鸣狗盗之术逃离了秦国。
理由2:与母国为敌,见死不救。离开齐国后,孟尝君的后半生就开始了与母国齐国为敌,他霸占的薛地俨然成了独立王国;齐国生死危机之时,也毫不作为。
贪污受贿,背叛祖国,在什么时候都称不上君子吧。
03:被丑化的信陵君魏无忌
《大秦帝国》里,信陵君的形象很一般,似乎没什么过人之处,事实并不是这样,他可是当时的显赫人物,牛到什么程度呢?后来的汉高祖刘邦都很仰慕他,脚踏几百里,打算去给他当小弟。
窃符救赵中,充分展示了他的远见、果断、义气;在赵国的十几年,他的胸襟、才能得到了同时代很多人的认可;联军伐秦中,他的军事才能展现得淋漓尽致,连纵横天下的大秦铁骑也避其锋芒。
遗憾的是,最终被兄长猜忌,英雄无用武之地,最终死于酒色。
综上所述,战国四公无法改变衰败局面,出于个人缺陷及艺术原因,《大秦帝国》对他们有了一定程度的丑化。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大秦帝国ol》中的战国四大名将盘点二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