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收割苏俄速兵营喷火》打法攻略(钢铁收割俄苏第二关)

游戏攻略 2025-07-18 3
钢铁收割俄苏第二关说明:
  1. 二战时苏联的主力拉7战斗机能不能打过喷火,p47/51和零式?

二战时苏联的主力拉7战斗机能不能打过喷火,p47/51和零式?

1944年服役的拉-7是苏联战前服役的最先进的一款战斗机,也被称为二战末期最优秀的战斗机之一,在6000米以下的高度上,该机的功重比非常优秀,2000米高度上能够飞出636Km/h的高速度,海平面最大爬升率高达27m/s。

德军这边只有Fw-190D能够与之抗衡,和P-51D,喷火Mk9F相比有一定的性能优势,全高度上都能碾压零战,低空作战能够碾压P-47,该机作为一款技术并不复杂并且贯彻苏联军工设计理念的产品,是较为成功的。

(博物馆的拉-7阔日杜布座机)

但毕竟苏联航空实力还是要比英美差,拉-7也不是那种使用一切先进技术的“末代螺旋桨”,真要和P-51和喷火的极后期改进型号相比,是占不到任何便宜的。

虽然很多人战史作者将拉-7吹捧为“低空之王”,但这名不副实。毕竟隔壁英国人的喷火系列也是有专门的低空型号的。

以低空特化型号的喷火Mk14为例,它的编号是

SpitFireMk.

XIVe_LF FR,其中的LF,代表低空特化,发动机进气压针对4500米以下的低空优化,在这个高度上获得最高的动力输出,FR代表剪裁翼,即裁去椭圆形翼尖的型号,这种改进通过牺牲一部分的盘旋和爬升性能换取极高的敏捷性,是英军针对Fw-190系列推出的改进。

喷火标志性的椭圆形翼尖大家并不陌生。

在1941年与德空Fw-190A交手之后,英军为了提高战斗机的滚转速度,选择了去掉翼尖。这个系列的喷火战斗机在低空功重比高,机动性强,速度快,敏捷性好。剪裁翼版本的低空喷火在西线天天追着德空打,头都给人打烂了,1944年初在一段时间里甚至打出了1:6的交换比。

一些主要性能参数:

在2500米的高度上,拉-7的爬升率跌到了21m/s,而这个时候喷火Mk14LF的爬升率有28m/s,高出三分之一。

除此之外在4000米以下高度,大多数高度下喷火Mk14LF的速度也要高50km/h左右。拉-7是跑也跑不过,打也打不过。面对拉-7。喷火系列的第一个格里芬发动机的型号就能做到碾压,更不要提喷火Mk22和Mk24这两个怪物了。

(跑题一下,日本漫画家松本零土的二战动满作品《成层圈气流》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主角驾驶的Fw-190A遇上英军的战斗机猎手小队(三机一组专门猎杀落单战机),交战后发现敌机是剪裁翼型号的喷火MK12,然后直接就弃机跳伞了。虽然这是一个虚构的情节,但是剪裁翼系列的喷火确实在诸多战史资料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以前一些德空老飞行员的采访中提到这玩意就直哆嗦)

回到正题,苏联的航空水平在二战时期,其实也就是比日本强一些,和意大利在同一水平线上,比德国差,且完全没有与英美竞争的资本,在空军战斗机机队的整体性能上也是比较落后的。

二战初期的几款苏军新锐战斗机,也就是雅克-1,雅克-7,拉格-3,没服役两年就被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而英军的喷火与德军的BF-109,一直改进用到战后。

战争中期,苏军装备的主要两款战斗机,雅克-9系列和拉-5系列,其中低端的雅克-9系列在性能上一直是落后地位,而主打高端定位的拉-5系列也要到1944年改到拉-7才敢说有一定的性能优势,这还是德空在一定程度上忽视苏联空军的结果。

东线战场的空战主要发生在4000米以下的低空,而西线战场的空战主要发生在6000米高度(也就是B-17的作战高度),整场战争中德军甚至没有推出哪怕一种低空型号的战机。苏联空军在东线战场能获得比较好的表现,一方面确实是因为飞机产量大,但是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德国空军的重心放在了西线,疲于应对英美的战略轰炸。

《钢铁收割苏俄速兵营喷火》打法攻略(钢铁收割俄苏第二关)

拉7性能数据:最大速度 677千米/时(高度6250米),升限 10750米,爬升至 5000米需时 4.35分钟(紧急功率)/4.65分钟(最大功率),航程 660千米。

武器装备:二门 20毫米机炮,弹药170/200;后期型三门20毫米机炮,弹药130发/门;翼下可携带200千克弹药。

动力装置:一台ASh-82FNU 活塞发动机,功率1850马力。

总的来说,拉7是低空王者,轻巧灵活,各方面对零式都有极大的优势。虽然拉7的设计思想类似于零式,都是牺牲部分次要性能保证速度和机动性,但毕竟有1850马力的发动机,不需要像零式那样极端的削弱防护,而且极速677公里已经是螺旋桨战机的一流水平。对比零式950马力的贫弱发动机和区区533公里的时速,拉7可以吊打零式。

但拉7高空性能和速度都比不上P-51(指后期型号),P-51对拉7有一定的的优势,但在优秀飞行员手里拉7也可以与之一战。阔日杜布就曾驾驶拉7击落两架P-51。至于P47大奶瓶,机动性虽然不如拉7,但可以沿用P40打零式的战术,发挥自己升限高马力足机身坚固的优势,俯冲打击拉7,但要一击即走,避免陷入低空缠斗。至于喷火,和拉7一样是以水平机动见长,顶级型号速度也差不多,二者大致旗鼓相当,但得益于优秀的发动机,后期型喷火的升限也超过拉7,所以略有优势。早期喷火则弱于拉7。综上所述,拉7在低空机动优秀,不惧怕任何对手,但受限于发动机增压技术水平,高空性能不佳,所以整体上处于劣势。比如P-47的R-2800发动机,2000马力,应急功率可达2300马力,再加上英美发动机先进的增压技术,高空性能优势明显。而苏联的发动机增压技术一直不太过关,燃油质量又差,辛烷值低,所以拖了拉7等战斗机的后腿。但总的来说,L7在优秀飞行员手中,扬长避短,战术正确的前提下是可以对战任何同时代战机的。

p47出了名的皮糙肉厚!哪怕浑身被打的全是窟窿也不会轻易坠机!加上最强时8挺12.7毫米机枪.和三千马力的发动机。几乎是王者!!就连51野马也占不到便宜。二战欧洲。野马的战损率几乎是雷电的两倍!!!!!苏联的飞机一惯都是只要200小时的发动机。能用木头就绝不用金属!!很难占到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