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冲突中好战士的玩法是什么(部落冲突中好战士的玩法是什么意思)
我的世界古代战争如何使用士兵?
不知道你玩儿的是生存模式还是创造模式,如果是生存模式的话有募兵科技后就可以造战斗npc。
给战斗npc装备剑他就会变成剑士,如果是弓箭就会变成弓箭手也还可以变成指挥官。
如果玩家拿着指挥棒亲自指挥军队的话会比较麻烦,可以直接做一个npc指挥官让他指挥军队。
战争中,是如何让士兵做到绝对服从命令的?
这就是和传销一样一一洗脑。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菲律宾的一个丛林中发现一个穿着兽皮的日本士兵。他是在日本战败前大部队转移时留下三个人监视美军动向的一个,几个月后二人被捕杀,仅存的一人。不久日本战败,他彻底失去联系,根本不知道日本已战败投降。就一个人坚守岗位,过起原始野人的生活,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里,共枪杀菲律宾军民300多人。有时偷偷进村偷点食物,抢点枪枝弹药,有时几天吃不上一口饭就是野果树皮!东躲西藏。
后来菲军发现,多次喊话说日本早已投降,并拿出当初的报纸和当今的报纸让他看(放到瞩目的地方),可他就是不信。他坚信大队长临走时的嘱咐:坚持就是胜利,天皇陛下是不会忘记你的。等待我们胜利归来!
后来此事传回日本,当年的大队长,现今某财团的董事长亲自写了一封信,意思是日本已取得了胜利,命令他立即归队,一切听从菲律宾方面安排。并按有他熟悉的大队长印章。他方才相信回国,还受到万人欢迊!
后来有人写了一本书,叫巜一个人的战争》风靡整个日本一时!
绝对服从命令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指挥官所能做到的,只能是尽可能的让士兵接受指挥,完成指挥任务。
士兵也是人,不可能接受胡乱的指挥,所以哪怕喊着“绝对服从命令”,也不代表指挥官可以胡乱下令。
比如,指挥官发出命令:“那边有个火山,你跳下去”。
这你就违规了,士兵有权不执行这种命令,并且还可以质疑你的脑壳里是不是塞的砖头。
又比如,指挥官发出命令:1小时给老子行军1800公里到达XX地点!做不到提头来见!
这又违规了,因为人类1小时干不了这么猛,你就是派飞机也没辙,像C-130等运输机速度在600多千米/小时。发布绝对荒谬的命令是指挥官不专业的表现,这道命令显然也是无效的。
当然,现代军队与古代军队不一样,现代军队官兵一致,士兵拥有自己的权利,包括不服从乱命,对危险命令的上级申诉,在军事法庭进行控告等等。
某些这方面比较松散的军队,如美军,甚至允许士兵直接质疑并拒绝指挥官下达的危险任务,他们只要觉得要命,就可以坚决不执行,要扯皮?好,军事法庭见!
所以,指挥官在下达艰难的任务时,是需要搭配自身指挥水平的,最起码你的参谋人员在制定行动计划时,知道自己部队的极限在哪儿。
放在士兵身上,士兵的天职是服从命令,这点需要军营的长期训练来做到,当一个士兵懂得了令行禁止,懂得了集体协作,提高了作战技巧和胆识,他就能拥有更高的命令同步率。
再加上严格的等级协作制度,以及森严的军法管理,军营文化的感染,军人的任务执行能力会越来越高,对指挥官任务的同步率也会不断提升。
不过很显然,军营训练受到的不同文化、国情、军事水平影响,训出来的士兵也都有不同的表现。
比如意大利的士兵,他们的自由散漫让德国士兵深恶痛绝,简直无法理解为什么会有如此乱糟糟的军队。
这是意大利的国民性造成的,他们的军队从来就是嘴巴第一外表第二,至于纪律和战斗力都扔面条锅里去了。
国军就更简单了,执行敢死任务,来个阵前抓阄,然后现大洋箱子一摔,让白花花的银元壮人胆气,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靠钱也确实能买下许多人一时之命。
又比如日本鬼子,许多日军能拼到最后一兵一卒,坚决不投降,平型关打扫战场时,因为日本伤兵的反抗,给八路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塞班岛上,日军士兵们甚至响应高层的命令,开始大范围的自杀,崖壁之上血流遍地,崖壁之下尸横成叠,把许多见到场景的美军都吓得出现了心理疾病。
不得不说日本的“武士道”和多年的军国主义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这些大正、昭和兵自小就在进行军国主义教育,以忠君和残酷的军营压迫制度为生活方式,自然而然的形成了独有的一套变态体系。
但话说回来,日军也不是个个都那么乐于执行命令,以下犯上可是日军的传统,与其说他们在服从命令,不如说他们在执行自己认为对的事。比如8.15终战后,天皇的广播都放了,可许多日军依然不肯投降。
有些实在混乱、军心不稳或纪律涣散的军队,就得靠执行严酷的战场法律来镇压。比如苏军中有名的“蓝帽子”,斯大林为制止开战以来频繁的大崩溃现象,发布了227号命令,要求一步也不许后退。
于是蓝帽子们对一切后撤的苏军都进行了军法处置,哪怕有些人只是从最前面的散兵坑退往身后十多米的坑。这些人有的被临阵枪毙,有的被打入惩戒营,相当的凄惨。但苏军也因此诞生了一股死战不退,攻势如潮的蛮劲。
法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登干得更狠,他们直接组建了后防线的督战队,一水的机关枪督战,敢有撤退者统统突突了事,从而避免了士兵们大规模的夺路而逃,让凡尔登变成了德国人倾尽全力也拿不下的绞肉机。
这一招在朝鲜战场上也被用过,韩国军队经常组织军官搞机枪督战,以阻止前线韩军被志愿军一击即溃,结果事与愿违,溃兵们宁可踩翻了督战队的机枪逃亡,也不肯转身与中国人作战。
可见靠武力督战也未见啥时候都有效,碰上太脓包的军队一样没用。
在军界历来有这种说法:“军令如山倒”,自古以来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是如何让士兵做到绝对服从命令的?这是由古到今人类上的战争频繁,每一个时代投军、从军、强制服兵伇的人都深深地了解军人的铁的纪律。尤其是古代战争中处决逃兵或者不服从命令的士兵是硬性手段,往往士兵还未直接面对战场,在残酷的非人训炼中被惩戒而丢掉生命。而当代军队中还注重士兵的生命,平常军训虽严历很少欧打士兵,一旦上战场强调战场纪律上,绝无容忍叛逃退阵而贪生怕死的,一旦发现必须执行纪律当场执行枪毙。所以在战场上,在必要的时候生命是次要,执行战场上的纪律是胜利的保障,没有铁的战场纪律,岂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在战场上只有勇敢冲锋向前,置生命而不顾,取得最后的胜利,才是体现军人的天职和勇敢。宁愿前进一步死,决不后退半生。其实在特定战场上,你后退半步还死得更快,因为战场上有执行纪律的督战队。
由此可见,对于为保卫自已国家的神圣领土,为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既使死在战场,也死而无憾!
兔哥哨位谈谈个人看法:能够下达命令的都是指挥员,而军队中指挥员与士兵的关系决定着战斗力的升成,指挥员要带领麾下士兵在战场上取得胜利,就必须要团结一致,这是基础。战场上士兵执行命令是否坚决,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纪律,二是情感,并不是所有国家的军队都提倡感情带兵,很多国家是纪律带兵的。感情并没有明文规定,因为战斗不是靠士兵之间的情感,与指挥员的情感左右战斗的,但是,良好的官兵关系,亲如兄弟的友谊往往能够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能够愿意为彼此付出生命,自然能够执行命令坚决。
其实,士兵战争时执行命令是否坚决,基础源于平时养成,平时纪律严格,会让士兵养成令行禁止的扎实的作风,可以说是成为一个习惯。平时散漫,战时不可能做到令行禁止,即便是有严格的纪律,在生死之地的战场上也会有贪生怕死者。战场上的场景是平时演习中无法获得的,再逼真的演习也不及实战中的冰山一角。战场上那种弹片横飞,热浪阵阵,草木俱焚,残肢断臂的场面,谁都惧怕,此时指挥员的作用非常重要,要让士兵信任,要成为他们的主心骨,要激发起其士兵的斗志,只有这样才能让士兵愿意跟你出生入死。对于胆小的士兵,不是立即执行纪律,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安抚鼓励,战场上有恐惧感是一个普遍现象,不论是官还是兵都一样,人在恐惧时最容易团结一致,彼此照顾,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战场上容易忘却彼此的不愉快,也容易抱成团,关键看指挥员的表现了。
书归正传,前面说那么多,其实都是为了做铺垫,我上过战场,打过实战,谈谈个人经历。首先,对于执行命令有明文规定,平时都知道有战场条例,公开化的,网络可查,例如,遗弃伤员罪等等。其实还有一个更细的,更实际,只有上战场前才会颁布,我不便详细说,举例子,连、排、班长可以对不执行命令的士兵执行纪律,副班长和两个士兵,三个士兵可以对此执行纪律。被敌抓捕时要奋力反抗,如果无法脱身要勇敢的拉响光荣弹,其它士兵要积极营救,当无法营救时要采取果断措施。只能是简单说说。由此可见,战场上对士兵执行命令是很严格的,纪律是打胜仗的根本,至于不伤害平民那是国际公认的,不方便多说,打仗是玩命,不是维持秩序。
总之,战场上士兵服从命令是天职,是必须,绝对,有意见回来再说,战场上没功夫开会讨论,都有疑问,仗还怎么打,简单说,就是指哪打哪,无条件服从命令是一个基本原则,哪怕是去死,也必须去,不去还是死,对于士兵而言,都清楚,总是要有人去死,都是战友兄弟,要争先恐后才对,而不是相互推诿。战场上执行命令就是靠纪律,特别是激烈的战斗环境下,例如,敌人的坦克来了,对己方构成重大伤害,而且敌人冲过来了,你能怎么办,只能是拼了,让你去炸掉敌人的坦克,就必须二话不说,不可能给你商量,或者是举荐他人的机会。其实,战争上士兵执行命令并不是一个难题,看是谁的军队了。纪律严明的军队战斗力都强,原因就是执行命令坚决,不存在指挥员考虑士兵感受,考虑后果,这个那个的,没这么多的说词,上级给的任务必须要完成,打光了是英雄,打败了自然会追究责任,这点都懂,另外,指挥员压力更大,都会依靠士兵完成任务,战场上的感情是平常人无法理解的,那可真是相互把命托付给彼此,也愿意为彼此而死。我在前线时,挣着走在前面,或者是去干危险的活的,都是班长,副班长,老兵,都是把新兵留在后面,说一句,我死了,你自己照顾好自己吧。说实话,下了战场,问心无愧是很轻松的,战场上不要对不起兄弟,否则你会很羞愧的。
(以上是兔哥哨位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哥哨位,欢迎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