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中的护甲有何作用(三国杀护具)
三国时期武将为何要穿盔甲?是为了气势还是真的有防护作用?
三国时期的铠甲应该多为皮甲,而且是硬皮的那种,用普通生铁做铠甲很浪费 而且也不利于作战。铠甲应该以皮质为主,在身体的要害处用金属材料。
而将军与士兵的铠甲必然有些不同,将军的铠甲可能不止在要害处用金属材料,在关节处也应该是用金属材料。
三国战纪铠甲能干嘛?
三国战纪中的铠甲是一种重要的保护装备,能够提高士兵的生存能力和战斗力。铠甲可以有效地抵御敌军的攻击,减少士兵的受伤和死亡率,同时也能够增加士兵的信心和士气。
除此之外,铠甲还可以在战场上起到标识作用,让指挥官更加容易地辨认自己的士兵和敌人的士兵。因此,铠甲在三国战纪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战斗装备。
三国盔甲的排名?
4——关羽
有人会觉得奇怪,关羽这样一位名将,怎么只能排第四呢,其实这背后是有事实依据的,首先来看看关羽的力气有多大,这一点从关羽的武器也能窥知一二,关羽的武器是一把青龙偃月刀,不说它的威力有多巨大,能杀敌多少,就看它的重量,重达八十二斤,相当于一大袋满满当当的面粉,相当于一个身材瘦小的女孩,而关羽则是时时刻刻都领着这袋面粉,举着这个女孩上阵杀敌,还能屡获奇功,关羽的力气有多大便可想而知了。
3——吕布
为何说吕布是三国第一猛将呢?因为吕布曾经在虎牢关大战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并立于不败,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英战吕布,可见吕布多么勇猛刚烈。吕布曾经单手提起一名身穿盔甲的将士,怎么说也得有一百多斤吧,吕布竟然可以单独提起,可以看出吕布的力气之大。
2——许褚
根据相关历史资料的记载,有一次,许褚当众用一只手拉住牛的尾巴,然后拉着牛走将近有一百步左右。这个举动把他周围的人都吓了一跳,谁也没有想到这个人的力气这么大。从此他的力气大的特点也被传开了。我们见过牛的各位都知道,牛不管再瘦其体重也不可忽视。但是许褚不仅可以拖着牛的尾巴不动,甚至还要用自己的力量与之抗衡,然后都拽着它走将近一百步,显然他的力气是非常大的。
1——典韦
要说三国时期力气最大的一个人还得非典韦莫属了,典韦是曹操手下最为器重的一名武将。史料记载他:“相貌魁梧,膂力过人。本属与张邈,后转投于曹操。常以臂力闻名。”是三国时期为数不多以力气闻名于历史的武将。他的武器是两支铁戟,重达80斤,而他后来经过夏侯惇推荐给了曹操,而据说曹操的牙门旗有长又高,在被大风推到了以后单手就接住了大道旗,而就是这样10几个人才可以举起来来被他一只手就够了,可以看出他的力气有多厉害!如此神力当属第一。
刘备的士兵穿的是什么盔甲?
筒袖铠甲
古代用以保护身体的一种战服。 是三国时代到南北朝初期普遍使用的一种铠甲。这种铠甲有两个特点,一是整个铠甲均由鳞状甲片重叠连缀而成,是带袖,能保护上臂和腋下这个要害部位。
据说,筒袖铠甲乃三国时代蜀国丞相诸葛亮发明。这一传说是否真实,不得而知。众所周知,带袖的铠甲,最早出于汉代。很可能是诸葛亮对此加以改良,制成了这种筒袖铠甲。实际上,诸葛亮为强化蜀军装备,发明了许多各种各样的新兵器,对铠甲也作了许多有益的改进工作。
筒袖铠:形制为胸背甲片联缀为一体,圆领较高,肩部和大臀部有长短不一的铁筒袖,腰束皮带。它是用小块的鱼鳞纹铁甲片或者龟背纹铁甲片穿缀成圆筒形的甲身,前后连接。肩部配有护肩的铁筒袖甲,故名“筒袖铠”。(是否同现代的短袖衫相似?)从洛阳地区晋墓葬中出土的武士俑当中较为常见。从这种甲俑的外观看,明显地可以看出其防护身体的面积有所加强,而且铠甲各部位的联缀更为合理、方便。“筒袖铠”一般与一种高顶铁盔配套使用,据传是三国时诸葛亮的蜀军常穿的甲服。因此,又称之为“诸葛亮筒袖铠、铁帽”。这种甲装是魏晋时期的军队士卒普遍穿用的铁制甲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