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甲核心6核心扩充机能获取大全(核心装甲c6)

游戏玩法 2025-08-07 11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装甲核心6核心扩充机能获取大全的一些知识点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1. eve高级斯拉夫套装大概能增加多少装甲?A族玩PLD刷洞有没有必要买一套?萌新求教老司机大神们?
  2. 二战时虎式坦克正面装甲为什么不增加到150毫米厚?

eve高级斯拉夫套装大概能增加多少装甲?A族玩PLD刷洞有没有必要买一套?萌新求教老司机大神们?

一套中厮就够你用了,刷洞本来风险就打,而且一套高斯+6号高级套插那价钱着实不低,而且数值没比中斯多多少,PLD堆抗堆火力才多少装甲,无非就是靠堡垒的修量在硬抗,开了堡垒的掠夺在敌对眼里那得是多亲切,归根结底,中斯烂了不心疼,高斯套那是超旗驾驶员开万古,大鸡腿,大蘑菇才用的,毕竟超旗的装甲基数摆在那了。如果你是真·豪哥,那么就用吧~~花钱体验乐趣无可厚非。

二战时虎式坦克正面装甲为什么不增加到150毫米厚?

增到150mm,然后呢?额外的重量又得再增强发动机,增强行走系统,配上更坚固的变速箱,增宽履带?然后重量又进一步加重,就这么水多加面,面多加水,最后变成一台任何桥都过不去的怪胎? 而且水多加面这个玩法不能持续的,毕竟材料学的限制没法突破

而且德国人又不是没那么玩,虎王坦克的首上装甲就是150mm啊~ 炮塔正面更有180mm。但那又如何?

装甲核心6核心扩充机能获取大全(核心装甲c6)

这玩意刚装备给501重装甲营45台,结果到东线开干的时候能动的就只剩下8台,其他绝大多数都因为传动系统吃不消那么大的负荷而扑街

所以说,坦克不能光看纸面数据。也得均衡的从可靠性,材料学,战时工业产能,可维护性等综合的去考量。

装甲并非越厚越好,虎式坦克的装甲直到战争结束仍然具备相当的威慑力,它缺的从来都不是装甲,而是可靠性;如果能提升20%的可靠性,虎式把装甲再削减个10-20mm都行。

研制虎式坦克的亨舍尔公司在1938年还在进行4号坦克的完善工作,研发虎P的保时捷公司在当时也没有任何的重型坦克经验,可以说,直到战前,德国人都没有一个完善的重型坦克发展标准指数。

这种问题并不是德国人不行,他们当年在坦克研发上的步子已经相当超前了,但耐不住世界其它国家的坦克就那个水准呀?英国、法国秉承了当时最先进的步兵坦克设计经验,即便是德国人,在没有将装甲战理论真正贯彻到战场上之前,心里也是打鼓的。

早年德国坦克的敌手多半是些不堪一击的巡洋坦克,或者傻乎乎的步兵坦克,3号就能顶上去,4号基本可以耍横。英国人1938的“玛蒂尔达1”只有14-60mm的装甲,后来的玛蒂尔达2也才20-78mm,也就在1942年出现的“丘吉尔”重型坦克身上才出现了102mm的厚甲,(Ⅰ~Ⅵ型炮塔正面102mm,Ⅶ、Ⅷ达到152mm),它们的炮还干不掉虎式,却受到虎式88mm炮的巨大威胁,而且到1943年底德军已经有了虎王坦克。

也就苏联人的KV坦克够厚,1940年的KV-1型炮塔厚达75-75mm,连防盾厚达90mm,还带20-30度倾角,车体装甲最大达到130mm,这点让德国人在巴巴罗萨计划以后吃尽了亏,他们的许多对苏经验都参照了39年的苏芬冬季战争,那会儿苏军也就T-28中型坦克上过场,连T-35重型都没动过。

德国人在1941年还在研究虎式的初期原型VK3001呢,德国军方和研发人员对重型坦克的概念和要求大都来自于1940年与法国的战争,实际上VK3001无论是H型还是P型,都在车体、火力、机动等问题上考虑得足够久,保时捷方面甚至花了大半年的时间解决电动机问题以及炮塔的防弹性能。

当项目进行到VK3601时,第三帝国因为新型重型坦克问题还发生了争论,元首坚持力挺自己喜欢的重甲大炮,而国防军方面却认为坦克没必要造得又重又大,新型坦克只需要比4号硬一点,火力略强就行了,40吨是他们能承受的极限。最后VK3601被拟定为36吨、100mm前甲,60mm炮塔,搭配75mm锥膛炮。

如果按照最初的原方案发展,也许我们就看不到虎式坦克了,而是一辆更轻薄的中型战车。但希特勒毕竟是个独裁者,他心目中那些将军们“从军校毕业只学会了用刀叉吃饭”,因此元首很快勒令修改了VK3601的指标。

首先被踢飞的就是75mm锥膛炮,希特勒以制造炮弹的钨矿资源紧张为由,命令不准使用这种劳民伤财的怪异火炮,于是从88mm高射炮改来的88mm炮成为VK3601的搭配武装。

问题是保时捷公司此时仍然在为电动机方案熬心熬血的大干特干,亨舍尔也没有再为88大炮重新设计底盘的打算,上面对定型时间追的又很急,他们干脆放大了VK3601,按照各自的理解为新的VK4501计划赶工了两台车身出来,就这样诞生了从VK3001(P)改制的VK4501(P)和亨舍尔VK3601(H)改装的VK4501(H)。

说白了,这都是糊弄元首呢,但谁叫这位领导朝三暮四又逼得太紧呢?违反了事物的发展规律了不是?

在1942年的测试中,VK4501(H)获得了最终胜利,拿到了虎式坦克之名和军方订单,保时捷的VK4501(P)只好匆匆忙忙的将已经生产的车体重新焊接,制成了“费迪南坦克歼击车”。

费迪南咱就不用提了,亨舍尔的虎1坦克因为赶工痕迹明显,最后连炮塔都换成了保时捷的设计,其实整体来说并不怎么可靠,BUG成堆,如果不是保时捷的电动坦克太超前,现场炸了,虎式坦克这朵花儿可未见真落得到亨舍尔公司头上。

正因为如此,大名鼎鼎的虎式坦克很有股子半成品的味道,它的车体改造空间很低,零件像工程样机一样复杂,维护性能可以逼得维修技师大叫一声丢掉扳手捡起冲锋枪上前线;那门88mm KwK36 L/56坦克炮无论是炮尾还是炮弹俱都硕大无比,实在是令一辆预计载重36吨的车体结构苦不堪言,哪怕它是放大版的。

中国人有句话叫:“三生不幸”知县附郭,“三生作恶”附郭省城,“恶贯满盈”附郭京城,德国人也一样,三生不幸驾驶虎式,三生作恶修理虎式,恶贯满盈修理虎王。

虎式坦克实际上已经达到了自己能接受的改造极限,再改下去也是减重而非增重(实际上已经有不少坦克拆卸了部分负重轮作战)。虎式坦克有当时强悍的装甲,有威力巨大的火炮,它已经没必要再去加厚装甲了;虎式甚至在机动性上都不算差,它从头到尾的问题都是苦不堪言的底盘载重,以及由此接踵而至的机件故障。

只可惜元首并不明白这一点,他依然坚持着堆砌重甲和大炮的理念,丝毫没有将虎式回一回炉的想法,反倒催着不断推出狮式、虎王、鼠式这些一个比一个的怪胎。它们的装甲倒是厚实了,可机动性和可靠性也被压垮了,你说虎式要那150mm的脸皮作甚?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关于装甲核心6核心扩充机能获取大全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