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人类食物危机》(《拯救人类食物危机》在线观看)
清朝晚期,国家内忧外患风雨飘摇,有识之士为了救国,都做了哪些措施?
在清朝晚期,面对着国土一天天沦丧,国权一步步丧失的现状,耻辱感一天天加重,有识之士除了在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进行改革、革命之外,“暗杀”也成为有识之士的救国手段。下面举几个例子:
1.对慈禧太后的暗杀。
图为慈禧
1898年维新变法中,当两派间的斗争白热化的时候,维新派担心掌握军权的荣禄先动手,计划武力夺权。计划倚用正在天津编练新军的袁世凯,让他带本部新军入津,宣旨诛杀荣禄,自代直隶总督,提兵入京,包围颐和园,以湘籍武士百人充入袁军,围园时负责捕杀西太后。这就是康有为、谭嗣同的“围园杀后”计划。但因袁世凯告密反遭西太后镇压。
由于康有为的鼓动,康党的同情者、追随者,谭嗣同的挚友、湖南人沈荩自告奋勇,进京行刺慈禧太后。但是,被好友吴式钊出卖,党人身份暴露,遭清廷捕杀。
此外,还有梁铁君对慈禧的暗杀,均没有成功。
2.吴樾炸五大臣(1905)
图为吴樾
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暗杀时代》的作者吴樾怀揣炸弹前往执行暗杀任务。四名次要官员被炸死,五大臣轻伤,吴樾当场身碎。
3.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1907)
图为徐锡麟
捐官,四品道元。徐锡麟的表叔俞廉三,是恩铭的老师,自己写亲笔信给恩铭,请他关照徐锡麟。提拔为安徽巡警学堂会办。相当于警校副校长。
4.汪精卫刺杀摄政王(1910)
图为汪精卫
民国花样美男,立志做荆轲,视死如归,抱着以身赴死的心情去刺杀摄政王载沣。汪的计划,是在摄政王上下朝必经的小桥(银锭桥)下面埋放炸弹,然后准备一根长长的引线,这样点燃引线之后,他有足够的时间可以逃生。可是当晚的实地情况来看,引线不够长,所以他试了一次之后,感觉不行又炸弹收起来,重新铺设。结果在现场折腾时间太长,被路人(戴绿帽的车夫半夜捉奸)发现,报案被捕。
狱中写下的诗句: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主持审讯汪精卫的高级官员肃亲王善耆力主怀柔,挽救民心,礼待汪精卫。说动了载沣。无期徒刑。收获了与陈璧君的爱情。
总之,正如吴樾在《民报》增刊上发表的《暗杀时代》所言:“排满之道有二:一曰暗杀,一曰革命。暗杀为因,革命为果。暗杀虽个人而可为,革命非群力即不效。今日之时代,非革命之时代,实暗杀之时代也”!这些有识之士力量有限,没有根据地,没有革命军,没有成熟系统的革命理论,大多是青年学生,也缺乏群众民众基础,要在短时间内推翻满清统治,拯救四万万人民于水火,不得不采用暗杀这种非常规手段,采用定点清除,小代价,大回报,造成恐怖威慑。从其实施效果来看,成功率并不高
《拯救人类食物危机》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拯救人类食物危机》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