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机大冒险公测时间(战机大冒险公测时间表)
战斗机值钱还是飞行员值钱,应不应该冒险救机?
飞行员的价值=他所接受的一切训练的价值+能够驾驶的飞机的价值,所以说飞行员比飞机值钱的多。
更何况飞机摔了只陪飞机,飞行员一块挂了,那飞机和飞行员都陪了啊。
毕竟飞机没了再买就好了,飞行员的培养可就是麻烦的要死了,比如说中东那种飞行员还没飞机多的情况。
但是那群国家自己的飞行员可是寥寥无几,所以嘛还是飞行员值钱,就是飞行员肯定不这么看,毕竟上一百年的班也买不起自己的座驾,这差距有点大。
我国倒是经常出现舍命就飞机的情况,其实不值得提倡,还是生命要紧啊。
不过更多情况是为了避免砸下去的时候波及人民群众,所以飞行员经常是明知道危险,仍旧不挑伞,尽可能操控飞机避开人员密集区。这种行为是很伟大的。
(这种尽量避开居民区吧)
还有的是像那次j15原型机降落时候出的意外,导致试飞员牺牲,这种情况的舍命救飞机也是值得提倡的。
因为试飞员就是在刀锋上起舞,他们就是怎么危险怎么来,尽可能的危险,探究到可能出现的问题,避免其他飞行员遭遇到同样的风险,保留异常数据,所以这种行为也是值得提倡的。
不过么能救飞机总是好的但是要是把飞行员一块搭进去就亏得太狠了,所以嘛还是先保证了飞行员的安全吧。
(这种没什么人的赶紧跳,飞机飞行员都搭进去实在是亏出翔啊)
当然是飞行员值钱了,飞机再贵一百个亿,也得人设计制造、也得人驾驶,无人机除外,当然中国传统观念跟外国也不一样,中国军人都有不怕死的奉献精神、有爱国情操,在可以挽救飞机的时候可以做,但是不行的话我觉得还是应该保飞行员为主要
呵呵,如果跳伞了,回来面对的将是无休止的审查,查明到底是什么原因,如果是飞行员的操作失误,那么你就完了,立马进军事监狱;即使不是你的错误,回来也不会有任何补偿,档案里还会记上一笔,下半辈子同样不得安宁。还不如拼命保战机,保住了功成名就,升官发财;没保住人死鸟朝天,还能得个烈士,家属也能得到妥善安置。
美国高官为何要冒险试飞不靠谱的印度“光辉”战斗机?
在世界战斗机的历史上,必定有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印度“光辉”战斗机,因为它是世界上研发时间最长的战斗机,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最终定型,在评估中依然还有很多“漏洞”。
为了响应莫迪振兴“印度制造”的口号,空军被迫装备“光辉”战斗机,结果成为了战机维修工人的噩梦,并且据说由于糟糕的生产工艺,每一架“光辉”总有自己独特的地方。
但是,必须承认,印度方面目前已经看到自己的国内的问题所在,开始坚持“引进来”。比如在战斗机方面,目前印度空军正在向国际军火巨头求购合适的单引擎喷气式战斗机,合同价款数十亿美元,计划采购超过100架。竞争主要集中在美国的F-16战斗机和瑞典的“鹰狮”战机。
当然,印度也提出了比较适合自己国情的条件:购买战机的同时,引进生产线,由国际军火巨头和印度的企业合作,在印度国内组建合资公司。
PS:这种做法在国际军售市场上比较普遍。比如说日本以每架6亿美元的天价采购F-35战斗机,瞄准的是生产线;还有沙特大批量购买我们的无人机,也要求在沙特国内授权生产2000架。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美国方面似乎是志在必得。F-16战机生产商洛马公司与印度塔塔集团达成合作协议,联手参加这个单引擎战斗机采购项目的竞标。
另外,美国军方高层似乎也在为F-16战机站台。有媒体报道,美国空军参谋长戴维·戈德费恩试飞了印度国产轻型“光辉”战斗机。这是首位国外军队领导人试飞“光辉”战机。
以“光辉”战机的性能来看,美国这位空军参谋长绝对是冒着生命危险进行试飞。当然,印度方面为了表示对“光辉”战机的信心,印度国家试飞中心试飞项目负责人辛格陪同。
PS:这就如同是在酒店吃河豚一样,河豚上桌之后,又酒店老板或者厨师当着客人的面试吃,表示对自己做的河豚有信心,没有毒。
除了本次竞争的F-16战机和“鹰狮”战机之外,印度方面还已经签订了36架“阵风”战机的采购合同,预计是2019年交付。另外,此前,印度军方还砸下了100亿美元,预购80多架“光辉”战斗机。
不难看出,印度战机也走的是“万国牌”路线,这样的坏处是维护成本比较好,当然,也有好处,就是战备来源渠道广,关键时候不会受制于每一个国家。
美高官试飞光辉战斗机的目的很明确,先拿F16与光辉战斗机进行性能对比,然后,用事实说服印度你们自己造了的飞机不靠谱,还没是买的美国的F16更安全,只有这样印度的飞机掉下来的机率才能少一一一
2018年3月份,美国空军参谋长在印度基地试飞了“光辉”轻型战斗机,这款战斗机印度研发了将近35年,再在最近成功试射了一枚导弹,对于“光辉”战斗机的性能,就连印度的海军上将也称之为“惨不忍睹”,而美军高层试飞“光辉”的原因大体还是藏有很多猫腻。
众所周知,印度由于缺乏自主研发的能力,多年来的装备改革都要依赖海外国家的技术支持,而就在此前,印度国防部发布了2018年军队装备采购备案,其中,印度明确了将在2018-2020年之间引进100架新型单引擎战斗机,而F-16和瑞典的“狮鹫”战斗机,无意成为了此次竞标的有力人选,无论两者性能如何,但是这个订单价值超过100亿美元(包括备用装备、维修技术),对于这样的超级订单,美国方面才不惜试飞“光辉”战斗机来拉近与印度之间的关系。
其实,我们要客观的看待印度装备问题,印度装备的自主窗口一直深为之诟病,每年都需要大量的国防预算来维持进口装备的维护和使用,以此来维系自身的国防体系,而作为装备武器出口大国美国来说,自然不能放过这样的机会,为了在别的“竞标商”中脱颖而出,才出此下策,而印度军方则表示无能为力,以印度当前的国防体系和研发能力,必须依赖西方发达国家的售卖,为了填补维护和训练的空白,还要花大价钱弄来西方的专家,现在使得印度有底气与西方大国叫嚣的本钱只有每年的天价国防预算。
试飞外国生产的战斗机,一般有三种目的:其一是希望从国外进口战机,在进口前了解实际性能;其二是希望了解竞争对手设计的作战飞机的性能、并针对其突出特性制定合理战术或学习其先进技术;其三是作为增进与其他国家军事力量之间了解的手段、以此推进两国之间的军事合作。
美国在试飞外国战机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一战时期就曾经大批进口法国飞机并作为主力战机。二战时期,美国曾经对缴获的德国、日本战斗机进行了大量的试飞。冷战时期,美国通过各个渠道对搜集了多款苏联战斗机,在试飞过程中甚至出现过罗伯特·邦德空军中将因操作米格-23不当导致机毁人亡的事故。
而在试飞“光辉”的问题上,很明显美国空军对于该机并没有什么兴趣。而印度并不是美国的敌对国家,美国也不太可能伺机搜集印度战机的技术数据(如果美印关系确实很差那么印度也不太可能邀请美国高官试飞“光辉”)。 很显然,在目前印度与美国关系趋暖、美国制定“印太战略”的情况下,美国这一举动外交意义明显,相比之下在技术方面意义不大。
美军高官试飞“光辉”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或许是美国对印度的军事装备出口。美国近几年来一直在向印度推销F-16战斗机,为此甚至将F-16的生产线也搬到了印度,但迄今为止进展不大。通过试飞“光辉”这种为印度空军定制的扎浓度计,美方能更加明确印度空军的实际需求,并以此作为F-16的改进基础、实现“对症下药”。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美国高官试飞“光辉”都只是一种基于军事合作的行为,而不代表美国对“光辉”产生了兴趣。
OK,关于战机大冒险公测时间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关于战机大冒险公测时间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