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遇追忆季记忆灯笼在哪里 灯笼位置大全(光遇记忆碎片在哪梦想季)
今年春节过得咋样?有趣的说来听听吧?
常说:人越老越怀旧,现在的我即将迈到五的行列,就开始有这样的感觉了。新春到,远方的人儿都忙着往家赶。家里的人都忙着采购,为团圆做准备。吃饺子,看春晚,随着钟声的响起,已踏入新的一年。今年的除夕如此宁静,没有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而我却深深沦陷在自己的回忆中。
小的时候过年,感觉好热闹,养了一年的猪,除夕前,赶着自己家的猪去屠宰现场排队杀猪,看着血淋淋的场面有些害怕,可是等奶奶把煮好的肉,那香喷喷的排骨端在我面前的时候,早就忘记了它的疼痛,埋头吃了起来,那是过年的味道;在村里我家的辈分大些,所以大年初一天还没有亮,拜年的人一拨拨的都来了,那时候是实打实的磕头,我穿着奶奶亲手做的小花棉袄,在窗户前望着,“过年好,给您二老磕头拜年了”这声声的问候要持续到将近中午,那是过年的味道;炮声从三十到十五一直不断,胆小的我却又不甘心,宠我的爷爷,就拿着几个小鞭炮,一个个拆下来,就在烧火的炕的炉子里放,奶奶埋怨着爷爷,我爷孙俩,自顾的乐着,奶奶很无奈的摇着头,那是过年的味道。一条长长的胡同放眼望去,大红灯笼,随着微微的冷风,不停的摇摆,我跟随着奶奶,去大街上看踩高跷的秧歌队,飞舞的长袖,迈着长长的“大腿”扭动着身躯,欣赏着,崇拜着,那是过年的味道……
10岁那年离开奶奶,去市里上学。也许因为年龄小,好期盼假期,尤其是寒假,因为过年可以吃鱼吃肉,穿上买的新衣服,还可以买自己扎辫子的新发卡。除夕妈妈扎带鱼的时候,我就静静地站在旁边,馋的呀直流口水,妈妈就夹一小块,让我先吃,那也足矣满足我的胃口,那是过年的味道;到了中学,同学们汇聚在一起,看花灯,猜灯谜,一路有说有笑,打打闹闹,简直就是一群“疯子”忘却了考试成绩的忧伤,多了份畅所欲言的快乐,那也是一种年的味道;慢慢的风俗丢失了,过年的味道渐渐远离我们的视线,过年对于我们这些中年妇女成为了负担,年前洗洗刷刷,忙忙碌碌的准备着过年,心累,身累,一切都是为了老人,孩子,年的味道慢慢变淡了。
你还记得你小时候在安阳是怎么过年的吗?
安阳是千年古都,规矩很多,这里只能略述一二。大年初一,孩子们五更天就起来放鞭炮,黑漆漆的天,伸手不见五指,爆竹声此起彼伏,小院里,大街上只见点点香火晃来晃去的。"谁呀?","五的","恁妈给你买了多少炮?","五六鞭"。说着、说着走跟前一块玩去了。早七点左右,大院里的孩子们,成群结队,挨家挨户给大爷大娘、大叔大婶拜年,大人们会拿出糖果、核桃、柿饼子招待孩子们,有的还会塞给他们一两块钱压岁钱。回到家里,妈妈已经煮好饺子了,全家围在一起吃早饭。春节这天,凡是街坊邻居见了面都要互问一声"过年好!",即便是平时有过结的人,见面也会问好,这样,在新的一年就什么都烟消云散了。还有就是家家蒸年糕,有大年糕、小年糕、刺猬、鲤鱼、黄蒸、豆包、白馍等,一蒸几箩筐,一股劲能吃的过了正月十五。对孩子们来说,有吃、有喝、有新衣服穿,"闺女要花儿,小子要炮",这是他们一年中最快乐的日子。

小时候过年是真的有年味,记得年前28还是29就跟着大人开始贴春联了,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红灯笼,晚上出来一看满大街都是一片通红,那个时候在农村,路上没有路灯,家家户户门前的灯笼格外的显眼。30中午就开始包饺子了,各种放鞭炮。30晚上的春晚是必须看的,一大家子围在电视前一直看到实在是咳嗽的不行了才去睡觉。大年初一天不亮就早早的穿上新衣服,从家里的长辈开始依次拜年,家里的拜完了再去大街上跟本家的长辈依次拜年,一圈下来就天亮了。还有五更的饺子,一天四顿饭,家里客厅的猪头恭,奶奶的各种神像上供,烧香。现在再也找不到了。。。真怀念小时候啊!!!
光遇追忆季记忆灯笼在哪里 灯笼位置大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光遇追忆季记忆灯笼在哪里 灯笼位置大全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