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座城池》游戏城池套路解析(两座城池游戏视频)
五国伐齐,乐毅为何没攻下齐国最后的两座城池?对此你怎么看?
因为齐国有准备!早在齐魏争霸前期,魏国强于齐国,经常性威胁齐国,孙膑给齐国留了条退路:坚壁清野,退守墨莒(墨莒两城有管仲建立的齐国盐铁工业)!其后,齐国开始大量转移工业产业,把国家的武器工业也一同迁移到墨莒两地!因此,燕国占领的几十座城其实都是空城,真正的齐国中心就是这两城!齐国不想丢,也会死守!
第二,齐国的海运商队,他们能把齐国的盐铁运输到楚国去出售,再从楚国运回相应的粮米肉类!燕国穷弱,没法组建海军截击!
第三,墨莒两地存了大量猛火油。齐军在第一波攻城战中就用石油破燕军,所有燕军攻城器械全部被烧毁!
所以,乐毅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能围城,企图困死齐国!但又只能看着齐国商船大摇大摆往来!
简单说:只要乐毅不灭齐国,其他五国不会干涉。如果乐毅灭了齐国,那么燕国将是第二个齐国。还有就是燕国灭齐国,到时候齐地叛乱不止,必须派遣大军驻扎,很麻烦。
所以乐毅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收拢齐国的民心。然后用十年时间淡化灭齐的影响,找机会灭齐。
即墨和莒城是齐国最后两座城池,如果乐毅采用强兵攻击,则一定可以攻下这两座城市。但是乐毅除了是兵家外,他还是儒家名士,乐毅一向以儒将自居。乐毅要采用仁政化齐入燕,他计划以最后两座城市为试点,用道德感化齐人主动来降,以此瓦解齐国人的民心。
齐宣王是燕国发生子之内乱,燕昭王请齐军协助平叛,结果齐军无差别屠杀燕国民众,抢掠燕国财富,最终燕人团结一致将齐军驱逐出境。这次乐毅借助五国之力灭齐,杀伐亦重,约三十万齐兵被杀,齐国人对燕国仇恨也深!乐毅认为破城容易,收服人心难,所以他对最后两座城池采用怀柔政策,围而不攻,以仁义道德化齐入燕。
于是燕国士兵给齐国人耕地、担水、伐薪,田单则鼓动齐人不要接受燕国人的恩惠。乐毅又邀请齐国读书人出仕当官,田单则派出杀手将投燕的齐奸都暗杀了,弄的齐国人不敢当官。乐毅又多次派人请齐国名士王蠾出仕,最终名士王蠾自杀殉国。乐毅的仁政化齐政策实行了六年之久,依然没有达成效果!
田单曾用反间计离间燕昭王和乐毅,说乐毅仁政化齐是为了收买齐人人心,然后自己当齐王。结果燕昭王识破了反间计,册封乐毅为齐王,主管齐国军政一切事务,但乐毅没有接受齐王封号。燕昭王死后,田单又用反间计,燕惠王立即罢免了乐毅,让骑劫领兵攻占齐国最后两城。乐毅离职后,田单用火牛阵破了燕军,恢复了齐国全境!
其实那不是两个城,而是两个都。齐国实行五都制,每个都都有独立的军队和政府机构。最后剩下的两城实际上是齐国的东都和南都。再加上从临淄等地逃亡的齐国军民,这两城里大约有齐国一半的军力,所以齐国实力仍在。从地里位置上看,这两城临海,海运便利,粮草军械充足。
还有燕军残暴,齐地民众多有反抗。在此之前,齐国经济发达,思想自由,齐人大多怀念故国。外交上,各国都意识到,如果齐国灭亡,会使各国间的平衡被破坏,从此秦国一家独大失去制衡。所以各国停止对齐国的进攻,反而对齐国进行援助。这一点从进攻齐国的兵力配备上可以看出,最开始,五国军队共同伐齐,在济西之战打败齐军后,只有燕军长驱直入进攻齐国核心地区,其余各国纷纷撤兵。以燕国一国之力想灭亡东帝齐国剩余一半的兵力太难了。所以即使燕军不换掉乐毅,燕军也必然失败。
19世纪德国施里曼考古分别发现哪两座跟荷马史诗相关的城池?
施里曼前半生从事商业活动积攒了一定的财富。后半生,他决定用这些钱去从事考古活动,立志复原《荷马史诗》所描写的特洛伊城的真实面貌。他勤奋地学习各种语言和相关知识,掌握了希腊语、拉丁语、波斯语、突厥语等多种语言,具备从事考古学研究的坚实学术基础。
为了考古,他还找了一位同样热爱和精通《荷马史诗》的希腊籍女子为妻,两人志同道合,一同来到特洛伊进行考古发掘。
从1870年开始,施里曼和他的希腊妻子,从《伊利亚特》中的战争发生地特洛伊开始,试图根据荷马描述的具体场景,按图索骥地进行考古发掘。功夫不负有心人,施里曼果然挖出了一座尘封已久的古代城市遗址,发现了大量金银制品,他确信自己找到了《荷马史诗》中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的宝藏”。
不过,后来更加精确的考古发现证明,施里曼发掘出来的并不是《荷马史诗》所记载的特洛伊城,而是比那个时代更加久远的城市的遗址。
施里曼和他的后继者伊文思,为古希腊重见天日贡献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