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幻想大陆》三顾茅庐值得抽吗(《三国志幻想大陆》三顾茅庐值得抽吗)
- 游戏《三国志11》三顾茅庐剧本中,如果刘备势力不搬家的话,还有什么玩法能生存下来?
- 三国志14三顾茅庐顶级难度怎么玩?
- 三国志幻想大陆三顾茅庐用什么抽?
- 三国志11里三顾茅庐剧情怎么发生?
- 三国志11PK版三顾茅庐没有触发三顾茅庐可以触发刘表之死吗?
- 三国志11三顾茅庐快速通关?
- 三国志中三顾茅庐这个典故为什么只有12个字?
游戏《三国志11》三顾茅庐剧本中,如果刘备势力不搬家的话,还有什么玩法能生存下来?
可以先发展着,在城市附近建点设施什么的。然后坐等徐庶离开时,舌战取胜徐庶就永远归你了。以后诸葛亮也就得到了。如果想要正面跟曹操硬杠,完全可以。当然,如果想按照历史来走的话,那就等曹操南下以及刘表去世以后,刘琦的江陵,或者江夏就归你了。之后搬家,南下荆南。坐等事件发生和孙权结盟,自然破局了。
大家好,欢迎乘坐游戏探索机!
要问《三国志11》里哪个剧本有意思?我就会向你推荐三顾茅庐剧本,因为这个时期的刘备势力很有意思,玩法丰富多样。刘备势力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势力,从麾下武将阵容看他确实是个强势势力,但前期剧本的刘备总是很穷困,而且敌人多,所以仍然具备挑战性。
许多人玩三顾茅庐剧本时,总会用一个巧妙的玩法,以空间换取时间,远离危机重重的新野搬家到永安。有友好势力刘表在东面作为屏障挡住曹老板,刘备就能安心在永安猥琐发育。一旦发展起来了后,就翻脸把同为汉室宗室的刘璋、刘表干掉,建立霸业。
可其实以刘备军的实力,我们大可不必选择窝囊的搬家玩法,选择在新野与曹老板刚到底仍然可以破局。刘备手下有妥妥的最强软控诸葛亮,又有关羽、张飞二人用枪兵打硬控,赵云配上副将刘封和高智谋士徐庶也是不错的控制。
凭借这个强悍的阵容,我们完全可以开局发展一些军备后立刻速推许昌。别看许昌驻军挺多,主将还是骁勇的夏侯惇,但是武将数只有7个,而且大多智力低下。只要他们出战,刘备军完全可以晕到他们怀疑人生。拿下许昌城后,我们一边守,一边发展,慢慢也就破局了。
我是游戏探索机,想了解更多精彩,请关注我!
谈生存就太没自信了吧,我答过一个类似的问题,这剧本直接开局建土堆堵住汝南,然后建个阵,汝南将不断派兵绕许昌过来打阵,粮尽退回许昌,许昌将兵很多粮食很少,派一百兵在许昌边境走,继续消耗许昌粮,然后专攻宛,再攻许昌,汝南几乎没兵了,随手拿下,而后洛阳陈留,天下唾手可得
三国志14三顾茅庐顶级难度怎么玩?
在三国志14的三顾茅庐顶级难度中,玩家需要精心策划和执行战略,才能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游戏环境中取得成功。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你在这个难度下取得进展:
守住新野:在游戏开始时,务必全力守住新野。这是因为新野是你的基地,也是你获取资源和兵力的关键。你可以通过在该地区部署强大的防御部队,以及利用地形和城市设施来增强防御力。
精心调配兵力:在顶级难度下,你需要非常小心地调配你的兵力。这意味着你需要仔细考虑何时何地投入多少兵力,以及如何在战斗中最大限度地利用你的兵力。此外,你也需要时刻关注你的兵力状况,及时补充和恢复兵力。
利用外交手段:在三国志14中,外交手段可以帮助你与其他势力建立联盟,或者通过策反和离间来削弱敌人。在顶级难度下,你需要灵活运用这些外交手段,以便在与其他势力的斗争中取得优势。
注重科技发展:科技发展可以提供更强大的武器和装备,以及更高效的资源获取和生产方式。因此,在顶级难度下,你需要注重科技发展,以便在战斗中取得技术优势。
善于利用地形和城市设施:地形和城市设施可以对战斗产生重大影响。例如,你可以利用山地和水域来阻碍敌人的进攻,或者利用城市设施来提高防御力和兵力恢复速度。
谨慎选择目标和战术:在顶级难度下,你需要谨慎选择你的目标和战术。这意味着你需要仔细分析敌人的实力和弱点,以及你自己的实力和优势,然后选择最合适的战术来打击敌人。
总的来说,要在三国志14的三顾茅庐顶级难度中取得成功,你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精心策划和执行战略,以及善于利用游戏中的各种资源和机制。通过不断尝试和改进,你将逐渐掌握这个游戏的精髓,并在顶级难度下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三国志幻想大陆三顾茅庐用什么抽?
其实三顾茅庐的抽卡方式主要是让玩家可以快速获得阵容中缺少的神将,在解锁了三顾茅庐之后我们就可以挑选一名普通卡池中的神将作为最终奖励,然后再进行抽卡的话就有很高的概率获得这名神将。
第一,看好三顾的概率8000元宝中1将能接受再下手。拍卖3240香不?等等机会4000一个总不难吧,别看那些晒欧帖觉得自己行,几率小容易心态崩。
第二,冷门玩法主力是蓝卡可以抽三顾,8000元宝中120碎,也就是六张卡,这个你十连六次15000元宝大概率抽不到六张。当然拍卖更划算但可遇不可求。
三国志11里三顾茅庐剧情怎么发生?
三顾之礼 1 - 一顾
条件:
剧本开始日期是 207 年 12 月之前
发生日期是 208 年 1 月之后
剧本开始后 60 日或以上
玩家君主是刘备
诸葛亮 已达登场年龄
诸葛亮 是 在野 或 未发现
诸葛亮 与玩家君主相性相近
诸葛亮 并非玩家君主的 嫌恶武将
玩家君主并非 诸葛亮 的 嫌恶武将
玩家君主势力支配都市 新野
玩家君主势力支配都市 2 个或以下
玩家君主有武将 关羽 张飞
刘备 所在都市 治安 = 100
刘备 关羽 张飞 不是在任务中
结果: 诸葛亮 状态变为 留守 (不能分配工作) 36 个月
三顾之礼 2 - 二顾
条件: 事件「三顾之礼 1 - 一顾」发生后 30 日或以上
玩家君主是刘备
诸葛亮 已达登场年龄
诸葛亮 是 在野 或 未发现
玩家君主势力支配都市 新野
玩家君主势力支配都市 2 个或以下
玩家君主有武将 关羽 张飞
诸葛亮 状态是 留守
刘备 关羽 张飞 不是在任务中
结果: 没有
三顾之礼 3 - 三顾
条件: 事件「三顾之礼 2 - 二顾」发生后 30 日或以上
玩家君主是刘备
诸葛亮 已达登场年龄
诸葛亮 是 在野 或 未发现
玩家君主势力支配都市 新野
玩家君主势力支配都市 2 个或以下
玩家君主有武将 关羽 张飞
诸葛亮 状态是 留守
刘备 关羽 张飞 不是在任务中
结果:
诸葛亮变成玩家君主势力的武将, 身份为「军师」, 忠诚 = 100, 功绩 = 12000
如游戏选项 女性史实武将 及 黄月英 已达登场年龄, 黄月英 变成玩家君主势力的武将, 忠诚 = 100, 功绩 = 1000
如 诸葛均 已达登场年龄, 诸葛均 变成玩家君主势力的武将, 忠诚 = 100, 功绩 = 500
刘表之死
条件 选207年剧本刘备曹操,南征已发生,刘表支配襄阳江夏,刘琦刘琮蔡瑁在刘表军,刘备支配新野,诸葛亮在刘备军,曹操健在,维持各势力格局至208年8月21日。
结果 刘表死,刘琮继位,其势力与曹操合并,一部分刘表武将下野,刘琦领部分刘表武将于江夏独立,其势力与刘备军合并,江陵变为空城。(个人玩时,有一次由于江夏被孙权攻下,因此剧情发生时,襄阳归曹操,江陵归刘备。) 孙刘同盟
条件 选207年剧本,三顾南征刘表之死已发生。刘备诸葛亮于江夏同城待机,孙权占有江东。
结果 可选是否同盟,刘同盟孙不同盟时舌战,孙自动被诸葛亮秒杀。孙刘结盟,友好度上升,对曹操友好度下降。
三国志11PK版三顾茅庐没有触发三顾茅庐可以触发刘表之死吗?
这个条件很难触发的,我玩这么久就触发过一次,江陵是空城,刘备去江夏了。要不停的过剧情,先让徐术走,然后三顾请诸葛亮,还要CC不攻击新野,你也不能打别的城,最主要的是,208年的时候,刘琮一定要在相阳,刘琦一定要在江夏。
三国志11三顾茅庐快速通关?
开局一队运输车占领上庸,并出一兵骚扰宛城;汝南地界当道建城寨,一队弩兵躲在城寨后;刘关张诸葛亮各率一队人马到许昌地界守着军乐台,将来敌部队晕住群殴。其他人发展建设。待许昌军事薄弱时攻下,破局。继而攻取洛阳,鼎定中原,霸业初成。后面就是重复的平推。
三国志中三顾茅庐这个典故为什么只有12个字?
一、文学作品的要求
《三国演义》虽然是一件非常逼近史实的作品,但它本质上还是一篇文学作品,在写作的方式上总归不同于史实。作为作者,罗贯中不仅仅要考虑史实,还要考虑到文章的可读性和趣味性,要考虑到满足读者。
文学家眼中的世界往往是不同的,他们往往能够找到一份作品的亮点。而三顾茅庐,就是一个亮点。我们都知道,自古都是打工的去找老板,老板去找打工的就非常少见了。所以三顾茅庐这样的一个“与众不同”的事件自然就被盯上了。
罗贯中
当然想写出一个被喜欢的故事,有了亮点肯定是不够的,还需要把故事讲得好听。所以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对诸葛亮的描写可以说是“近妖”。首先,作者写诸葛亮没有直接写这个人,而是把他的朋友啊,岳父啊,书童啊……这些人大大地夸了一通。你想,如果你发现一个同学旁边都是大佬,会不会觉得这个同学也是个大佬。然后,无巧不成书。“凡三往,乃见”,三国志在这个上面写的非常简洁,也就给了罗贯中的发挥空间。所以我们的作者丝毫没有浪费这个机会,充分使用了饥饿营销的手法,把巧合放大。至于他是否成功,看现在大众对诸葛亮的推崇就有结果了。
诸葛亮
二、罗贯中的自我代入
罗贯中,元末清初的小说家。但是他早年却不是致力于写作这一块的,他在早些时候的人生目标是“有志图王”,是想当一个被重用的官的。只是后来官当得不怎么样,没赶上好时候,然后回家码字。
一个仕途不顺的人,当他拿起笔的时候,肯定是会有意无意地写出来自己的向往的。所以诸葛亮在这里可能会是他的一种向往,通过这个人物写自己。诸葛亮深居山里,但是老板主动去找他,而且最后还当上了蜀国的丞相。不得不说这是很多古代读书人的人生理想啊。
所以罗贯中着重于这一块,不只是为了满足读者,也是为了满足自己,这是作者的“任性”。
三国时期,诸葛亮三顾茅庐请刘备出山辅佐,是一段脍炙人口的典故。为什么只有12个字呢?
这是因为这个典故是史书记载的一个重要事件,史书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不加修饰,所以只用了12个字来描述这段历史。
此外,12个字正好能够简洁又生动地表达出三顾茅庐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意义,是一种写意的表达方式。在古代文学传播中,这种简练而富有内涵的表达方式更容易被人们记住和传颂,因此这个典故也被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