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奇兵》防御建筑重机枪怎么用(《海岛奇兵》防御建筑重机枪怎么用的)

游戏心得 2025-10-28 1
很多朋友对于《海岛奇兵》防御建筑重机枪怎么用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 海岛奇兵8本重机枪最多几级?
  2. 有人说苏联版的马克沁总要装上两个轮子,为什么?
  3. 海岛奇兵攻击最高的武器?
  4. 1911年前后清朝为何单指着北洋军蒙古作为百年世交,怎么不让蒙古军南下镇压革命党?

海岛奇兵8本重机枪最多几级?

1 海岛奇兵8本重机枪最多可以升级到级别10。
2 重机枪在海岛奇兵中是一种强力的防御建筑,升级到更高级别可以提升其攻击力和生命值,使其在战斗中更加强大和耐久。
3 选择升级重机枪到更高级别可以有效地增强基地的防御能力,提高对敌人的威慑力和抵抗能力,从而保护自己的资源和胜利利益。
因此,升级重机枪到级别10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有人说苏联版的马克沁总要装上两个轮子,为什么?

这是俄国版马克沁机枪比较有特点的一个地方,就是脚架上有两个轮子,这种重机枪脚架通常称之为索科洛夫脚架。装脚架的原因当然是因为机枪太重了,马克沁机枪是世界上第一种实用化的内能源自动武器,设计比较原始,自然重量也很大。以俄国的M1910马克沁机枪为例,在装满冷却水之后仅枪身就重达24.5千克,带上脚架防弹盾等后全重达到了67.6千克。M1910还已经是减重了很多后的型号了,再早之前的更重。

俄国M1910马克沁机枪

装了两个轮子之后就方便多了,可以很方便地拖着走,达到快速转移阵地的目的。索科洛夫枪架的作用可不止于此,其设计在当时来看还有很多发光点,比如他的火线高度可以做到非常低,在必要情况下还能给枪架安上两个前腿,再提高火线高度,相比英国人的三脚架这也是一个优点。索科洛夫枪架还配有一小块防弹盾牌,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机枪手的人身安全。

但是缺点也很明显,装了两个厚重的大轮子之后索科洛夫枪架的重量相比其他脚架重了很多。索科洛夫枪架全重43千克左右,德国马克沁MG08机枪的四脚架同样能做到很低的火线高度,重量比索科洛夫枪架轻了整整9千克,约为34千克。

以上是我的回答,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是轻兵器爱好者,热爱轻武器与战术文化,期待与你一起走进狂野的轻武器世界!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精彩轻武器文化。

其实轮式脚架也是苏系重机枪的一个特点之一。因为苏联80%的人口都居住在东欧平原,而平原地区地形平坦,轮式脚架可以不用拆卸重机枪,直接整体搬运,人拖马拉都可以,可以快速部署,快速机动、快速投入战斗的特点,是苏联根据自己的国情发展出来的一种特色武器。
两个人就可以组成机枪小组
,用手推就可以走
而使用三脚架的重机枪在机动时需要拆开,
枪身、脚架、弹药至少要6个人才能走

但是苏系武器的轮式脚架并不一定适合其他国家。因为其他国家除了平原外还有丘陵、山地等其他地形,轮式脚架并不合适在这些地方部署。所以二战时期也就只有苏联的重机枪使用了轮式脚架,其他国家都还是使用三脚架

因为苏军主要在大平原上作战,机动能力又不够发达。

正如有的回答说的,机枪安上了轮子,一个人就可以拖着跑,但是因此也带来了一个恶果,那就是机枪太重了!但是这在苏军的作战环境中,并非是个什么问题,反而是能被拖着跑很重要。

二战之前的苏军,机械化程度其实一点都不高,许多运输工具仍然是骡马和马车。另外,苏联的道路建设也很不发达,许多地方是荒无人烟的,就算是穿行期间有限的道路也经常没有铺设路面。真的要用汽车去运这些东西也非常蛋疼。

更何况当时部队的主力是步兵,那么在战场上还要想快速一点机动,给机枪安上轮子显然是很方便。否则,机枪要么需要拆开几个人扛,有一个人受伤了,整个机枪组就废了,要么就是占用了太多无聊的人闲人。这在大平原上实际上是非常实用的。

至于欧洲国家,他们的道路网比较发达,并且部队摩托化实现的开始比较早,所以说部队调动行军的时候必须扛着机枪走远路的现象并不多,在他们的逻辑里,机枪如果轻一些,士兵在战场上的战术动作还能更灵活。

等着到了二战的中后期,苏军大量的部队也已经开始机械化,最少也开始摩托化了,机枪可以架在卡车上装甲车上,所以苏军的机枪也不要这个轮子了。

您好,中外史观为您回答——因为水冷式的马克沁太重,加装轮子方便机动;

严格的说,不仅是苏联版的马克沁重机枪,早期很多版本的马克沁重机枪都装有两个轮子以提升其机动能力,差别只是有的轮子大,有的轮子小而已。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早期的马克沁重机枪大多采用水冷式。为了能够随时投入战斗,战场上大部分的马克沁重机枪都是直接灌好了冷却水的,加上早期马克沁重机枪的钢结构部件较多,导致其重量较大,即使是采用可拆卸式的枪架,也仍然过重,于是苏联版的马克沁重机枪保留了两个轮子,方便拖拽机动。

其次是当时苏军的机械化程度还不高,大部分情况下需要通过畜力来进行机动,而加装了轮子的马克沁重机枪可以由战马或者雪橇犬拖拽前进,比人力机动更为高效。

至于战场适应性的问题倒是不大,因为苏联大部分地形都是平原地形,不像抗战时的中国那样,需要步兵经常扛着重机枪翻山越岭,平坦的平原地形对于使用轮架的苏制马克沁重机枪来说机动更为灵活。

通俗地讲,这是当时苏联机械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为了提升步兵重武器机动能力的一种妥协设计,在战后苏联设计的机枪中,就再也没有这种设计了。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叫做索科洛夫轮式枪架。

马克沁M1910重机枪,是沙俄仿造的重机枪。

客观来说,在那个年代,重机枪都是重武器,沙俄干脆归属炮兵系列。

重机枪难以机动,基本是守住一个阵地(比如战壕),进行静态消耗战。重机枪往往坚守很久,甚至几个月,直到全军撤退或者阵地被敌人攻占。

简而言之,在沙俄看来,重机枪和火炮一样,是一种固定防御的重型武器。

在重机枪长距离转移的时候,都是使用马车或者汽车运载,人是搬不动的。

短距离转移时,西欧的重机枪可以拆卸为枪身和枪架,然后由士兵搬运,再租装起来使用。

大体上,西欧重机枪的枪重有10多公斤,枪架有20多公斤,壮汉都是可以搬动的。

简单来说,西欧的重机枪还是比较强调短距离转移,以更换阵地。

《海岛奇兵》防御建筑重机枪怎么用(《海岛奇兵》防御建筑重机枪怎么用的)

但沙俄则没有太多的这方面观念。

沙俄的重机枪最大特点是有一个很重的防盾,还有两个轮子,两者重达44.23公斤。

防盾主要是在固定阵地射击是,防止远距离射来的榴弹以及炮弹破片,对射手起到一定的保护。说通俗点,还是将机枪当做固定炮台使用。

至于两个轮子,主要是如果在战场做恨短距离移动,可以直接推着机枪走。

但是,大家都知道,战场尤其是野战战场,基本都是泥泞不堪,弹坑纵横。

依靠区区两个轮子在这种地形,能走多远?

基本就围着阵地转圈而已。

代价是,上面也说了,索科洛夫枪架和防盾重44.23公斤。

全枪连枪架和冷却水一起重65.8公斤,重量太大了。

所以,马克沁M1910重机枪基本是用于防御使用的单一武器,太大的重量即便有轮子也无法有效短距离机动。

实际上,到了二战,马克沁M1910重机枪就已经过时。它的重量太大,难以机动,也难以快速转移阵地,很容易被摧毁。

二战不同于一战,步兵装备了诸如迫击炮、步兵炮、掷弹筒、无坐力炮、火箭筒等武器,对于重机枪是很大的威胁。

重机枪如果不能频繁转移阵地,那么它是生存不了多少时间的。

朝鲜战争和中印战争中,我军用了不少苏制重机枪,都有这个讨厌的轮式枪架。

轮式枪架极为沉重,让徒步高速行军的解放军战士非常不满。

尤其是中印战争都是在高原地带,普通人走路尚且气喘吁吁,何谈背负一个二三十公斤重的枪架。

海岛奇兵攻击最高的武器?

目前,海岛奇兵中攻击最高的武器是飞龙。
因为飞龙具有高攻击力和多目标攻击能力,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将敌方防御建筑和部队摧毁,对攻击性玩家而言是不错的选择。
此外,还有炸弹人和气球兵等武器也有较高的攻击力,但使用需要考虑使用场景和策略,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玩家。

狙击塔

  每秒攻击值:40~245;生命值:1700~8400;射速:1.4s/发;12格射程。

  狙击塔是玩家建立基地防御屏障的首选,凭借其升级快、建造门槛不高、射程涵盖全等诸多屌丝特点还是深受玩家追捧,不过易被步兵、勇者一类占人口少的兵种从数量上压制。

  2.迫击炮

  每秒攻击值:13~80;生命值:2000~9900;射速:5s/发;4~12格射程。

  从迫击炮基本属性可以做以下总结:伤害不高、射速不快、攻击还有盲区,不过这天杀的游戏策划还是有人性的,迫击炮攻击具有溅射的效果,换言之就是可以群攻,对付步兵、火箭炮手来说基本是一炮秒一群。

  3.重机枪

  每秒攻击值约:20~120,火力全部集中可以达到:145~887;生命值:1600~7900;射速:10发/秒;9格射程。

  重机枪的缺陷在于射程较小,精准度也较低,不过优势在于射速快,在面对步兵和近身攻击部队时所造成伤害十分显着,但易被坦克这一类的肉盾所克制。

  4.加农炮

  每秒攻击值:125~764;生命值:2000~9900;射速:3s/发;10格射程。

  加农炮射速以及射程均一般,是针对装甲单位的防御型建筑,可以对装甲单位能造成2倍的伤害,但会被步兵完虐。

  5.巨型加农炮

  每秒攻击值:260~898;生命值:3500~12000;射速:4s/发;14格射程。

  巨型加农炮是加农炮的进化版,当然缺点还是如出一辙的,不给力的射速使针对大范围步兵时略显逊色,不过针对装甲单位时非常出彩。

  6.火焰喷射器

  每秒攻击值及每秒灼伤均为: 60~276;生命值:2300~8900;6.5格射程。

  从基本属性可以看出是个辅助性的防御建筑,射程是个短板,可被火箭炮手无伤干掉,但却是步兵、勇者等兵种的噩梦。

  7.火箭发射器

  每秒攻击:65~204;生命值:4000~11800;射速:3.5s/发;8~25格射程。

  火箭发射器可以算的上是放大版迫击炮,射程超长,能对步兵、火箭炮手们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当然升级所需资源也是杠杠的,拥有一枚高等级火箭发射器绝对是高富帅的象征。

  8.震爆火箭炮

  玩家在将司令部升级至17级,就可以解锁震爆火箭炮。震爆火箭炮一大特点就是冻结入侵军队,CD为5秒,且冰冻效果可持续1.4秒。只要建立该

1911年前后清朝为何单指着北洋军蒙古作为百年世交,怎么不让蒙古军南下镇压革命党?

其实这个问题说起来的话是没有太多的讨论意义的。众所周知的是在期末的时候,中国的军队,也就是类似于国防军性质的部队,唯一可以上战场军队,就只剩下袁世凯麾下的北洋军。虽然在海上还有新成立的北洋舰队,但在陆地上,北洋军可谓是当时中国军队的一支独秀。

而此时的蒙古地方军队,战斗力和装备自然是不可能超越的过北洋军。甚至可能还不如后来在武昌起义的新军。在那种情况下,清政府怎么能指望蒙古军队南下去镇压武昌叛军呢?

另外,从现在的外蒙古地方万里迢迢地赶到湖北省的武昌地方。这一路上的风餐露宿,各种各样的军事开支,清政府又怎么能负担得起呢?

更不用说此时在蒙古的内部,眼见清政府江河日下的局势。蒙古地方贵族也心生出割地为王的意图。在北京的朝廷自然不可能不知道蒙古人会有那种心思。说不定一旦蒙古军队到达了河北地方,听说了此时南方各省在闹独立。就会将河北地方付之一炬,然后搜刮各种各样的金银财宝逃回蒙古草原。

也就是说,不管是在军事实力上,还是在对于清朝中央的忠诚度上,蒙古军队的作用,让清政府不能安心。所以我们也就能知道为什么清朝政府不会让蒙古军队南下了。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满清已经没有蒙古的部队,他依赖的是袁世凯的北洋军。

北洋军是根据德国陆军方式编组和训练的,战斗力是当时中国最强的。

至于蒙古军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就在八里桥被英法联军打出屎来。

清军3万人被打的抱头鼠窜,其中蒙古骑兵共近10000人,也被击溃。

而洋鬼子才死了几个?法军死亡3人,伤18人;英军死2人,伤29人。

当时英法联军还没有速射武器,只有火炮和单发火枪而已。

实战中,蒙古骑兵杂乱的冲锋,被英法联军一排排击倒。就算偶尔有蒙古骑兵能冲过来,挥舞马刀和长矛也杀不了几个洋鬼,就被开枪射死。

更夸张的是,在英法联军大炮轰击下,蒙古马惊慌失措,四处乱窜,摔死摔伤了不少骑兵。

50年前蒙古骑兵尚且对付不了西洋步兵,何谈1911年。

当时北洋军也罢,革命军也好,都有不少新式武器。

北洋陆军的《陆军平时编制条例》要求每个步兵团编有1个机枪连,这可不是轻机枪,而是重机枪。而每个师,增编1个机枪营24挺重机枪。

在津巴布韦,50名英军用4挺重机枪,轻松打死了3000租鲁土著武士。

除了重机枪以外,北洋陆军还有大量连发步枪和先进火炮等武器。

如果蒙古骑兵赶来,恐怕败得比八里桥还惨,完全是给北洋陆军或者革命党刷战绩的。

况且,当时蒙古族人口是很少的,后来的外蒙古独立时候只有40万人,清末就更少了。而内蒙古的蒙古人也多不到哪里去。

以这种人口基数,能拿出多少部队?

怕是还不够重机枪扫射的。

套用今天萨沙读者的一句名言:自从重机枪诞生以后,蒙古骑兵就变得热情好客了。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关于《海岛奇兵》防御建筑重机枪怎么用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