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心态爆炸怎么调整(三国杀心理战)

游戏百科 2025-07-04 10
三国杀心态爆炸怎么调整汇总:
  1. 假设曹操看了《三国演义》后,会对罗贯中有什么心态和说词?
  2. 《三国杀》里面仇视内奸的人是什么心态?
  3. 为什么感觉很多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比较崇拜曹操?

假设曹操看了《三国演义》后,会对罗贯中有什么心态和说词?

谢邀

陈琳写檄文大骂曹孟德,曹操尚且重用与他,何况一个小小的罗贯中呢。曹操之大气是无所匹敌的。

并且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对曹操是明贬暗褒的,对刘备是明褒暗贬的。这个只是对刘备的低级红,高级黑而已。

虽然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等历史书籍有分歧和区别,但是,小说不能当做正史,何况所谓正史也是写历史的人所根据当时的情况写的呢,所谓历史是由胜利者编写的。

故,曹孟德看后只有捋须大笑,抚贯中之背曰:孺子可教也,会编。

虽说写的不光彩,但古往今来,成大事的人有几个是光彩的,《三国演义》把曹操形容:初入仕途,一心革除弊政,厉法图治,不畏权贵,具有一个政治家的魄力,遇事当机立断,豁达自信,具备领袖气质,知人善用

《三国演义》贬曹操很厉害,但主体框架并没有否定曹操,只是作者把主线放在刘备及其蜀国。如果曹操看了《三国演义》会是什么反应?

首先,曹操不畏人言,他行法家,奉实用,只要觉得对就会去做,他可不会怕奸臣、奸雄的骂名,如果他对罗贯中没有办法,会听之任之,甚至会象对陈琳一样大气包容。

其次,曹操本人有江湖习气,讲究快意恩仇。从史实看,曹操对那些逞口舌之便,恶意攻击他的人,非常厌恶。只要他能处置,都会置之于死地。如弥衡、孔融的死就是很好的例子。

罗贯中真是太厉害了

把一段历史加工成这么精彩的小说 让读者能结合实际去理解感受 我从来不看书 但是三国演义的英雄传奇吸引我深深地爱上三国

比如近代战争就没有人能够仿照三国演义来写一段传奇故事 很枯燥的历史不能很好的吸引读者 只有钟爱军事题材的人才会去读

《三国杀》里面仇视内奸的人是什么心态?

本来全局内奸不出力、弃牌、不杀反贼就算了,靠主忠3打4,努力把反贼打成劣势,结果内奸直接开始干主忠,导致主忠胜利无望,你说要不要仇视内奸?就算输也要先干死内奸!

当然,你作为内奸奋力杀反贼,团灭了反贼和忠臣,还是值得敬佩的。有些时候,因为内奸的奋力杀敌,反贼全灭,主忠为报答内奸的功劳,所有忠臣最后还故意给内奸杀死,留给内奸单挑主公的分数。

为什么感觉很多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比较崇拜曹操?

世人对曹操存在偏见。

1.成绩盖世

曹操对内既是剿灭黄巾乱匪,也是讨伐董卓反革命集团积极分子,天下大乱时又消灭袁术野心家,扫清吕布军阀,统一袁绍割据势力,坚决打击以马超韩遂为代表的西北分裂集团,维护了边疆稳定;对外把对中国威胁最大,危险系数最高的北方游牧民族一举荡平,统统摄服。

2.发展经济

三国杀心态爆炸怎么调整(三国杀心理战)

采用屯田这种脚踏实地、切实可行的生产方式,而不是大谈泛泛虚妄、不着边际的高明理念,为流离失所的老百姓办了件实事,实实在在的发展了生产力,有效恢复了汉朝时中国的心脏地带——中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3.善待中央

自以董卓为首的反朝廷反人类反革命集团作乱以来,汉献帝政权基本上变成了流亡政府,各家诸侯世受浩荡皇恩的白眼狼子孙却不闻不问,曹操毅然主动承担了维护中央照顾中央的艰巨而光荣责任,在他的操劳下,三国杀整体上乱而有序,大家都只是在一个中国一个朝廷的大前提下折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4.文化学者

作为高级官员,首号军头,曹孟德时刻注意加强自我文化修养,坚持高雅艺术追求,带动了三国时代的文艺复兴,使得这一时期艺术特点呈现出水火求济、龙虎交会的大时代风华,与后来西晋文人的那种阴阳怪气、萎靡不振的畸形化情绪,形成鲜明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