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传奇》中的智谋之星——郭嘉(三国杀郭嘉传说)

游戏心得 2025-07-20 4
《三国杀传奇》中的智谋之星——郭嘉介绍:
  1. 很多人说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那么郭嘉若真活到60岁,诸葛亮很多计谋真的无法实现吗?
  2. 如果正史曹操的谋士郭嘉不英年早逝,郭嘉的计谋是不是比诸葛亮强呢?

很多人说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那么郭嘉若真活到60岁,诸葛亮很多计谋真的无法实现吗?

首先说曹操其人,谋略过人,胆气过人,不管哪个谋士出一上计,曹操都是某某人之计正和吾意,言下之意是我早就想到了,赤壁之战是曹操军事时期的巅峰时期,灭袁绍,赶刘备,得荆州,真正到了大将千员,谋士云集,士兵几十万之众,但是许悠之死,徐庶不言,乐师被槊,长坂坡怕张飞,爱赵云,关羽过关斩将(那时以前)不责不怪,使很多将士谋臣不敢多言,火烧赤壁之前也有几个谋士审时度势提出建议,但终是位低言轻,假如这些建议是郭嘉提出的或者徐庶提出的,曹操绝对要小心谨慎深思熟虑了,因为郭嘉从擒吕布,收袁术,灭袁绍都是激烈的强胜靠的是一种无畏和精准分析的战术,能做到这一点点只有郭嘉郭奉孝,别的谋士即使看透也无能无力,主要是曹操膨胀了至有此败,如果郭嘉不死,赤壁之战不败,曹操夺取东吴,试问何来三分天下,没有三分天下何处又有诸葛用武之地。

如果郭嘉一直活到60岁,诸葛亮该出山出山,计策该实施实施。

1. 郭嘉和诸葛亮都是有战略才能的人,郭嘉在辅佐曹操过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死后曹操痛苦,甚至在赤壁之战失败后说出,如果郭嘉在也不至于如此。但人不是全人,也不是圣人,即便活到60岁,其与孔明的对决也会互有胜负,不可能出现一边倒的情况。如果他还活着,诸葛亮会针对实际情况出谋划策,郭嘉会被考虑在内。两方斗智斗勇,最终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会导致战争时间的拉长。

2. 战争的胜利与才能出众的人有关,但不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天时地利人和都要具备才能取得胜利,光有人才还不行,郭嘉和诸葛亮都是文官,真正到一线打仗的是那些大将,如果执行战略不到位,或者对战略有异议,同样会导致战争的失败。郭嘉和诸葛亮只是推动战争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已。

这就是我的浅显观点,请指教。


郭嘉若不死,诸葛亮当然很难顺风顺水地三分天下,尤其是赤壁之战曹操未必输得那么惨。

其实火烧赤壁也并非是上计,若无东风的辅助,效果很差,甚至吴蜀可能引火烧身。

再者有郭嘉在,肯定不会把船连在一起,而且可能在长江中途选择水陆并进,互相接应,加上一系列防御措施,或者郭嘉根本就不支持赤壁战役,而且先从刘备那边下手。

《三国杀传奇》中的智谋之星——郭嘉(三国杀郭嘉传说)

但诸葛亮最少要比郭嘉年轻10岁,就象以后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对峙般,都是输在年龄和健康问题上。

一切似乎都是注定,无法说得清。

郭嘉虽然计谋不是最多的,但是审时度势,揣摩对方心里,哪是最强的!强过诸葛亮,鲁肃,法正等人。也许魏国能人谋士众多,郭嘉不倔不骄不躁,深得魏王之心!因为他属于心理学家,所以同化作用,亲和力比诸葛亮,田丰,沮授,陈宫等人强得多!郭嘉,孙策的早夭直接导致东汉末年三国的走向!

如果正史曹操的谋士郭嘉不英年早逝,郭嘉的计谋是不是比诸葛亮强呢?

不请自来,东汉末年的三国可谓是,群雄并起,文臣武将更是多不胜数,而谋士也是争相斗艳,如曹魏的荀彧、郭嘉、贾峪、许攸、(徐庶后期)等,蜀汉的(徐庶前期)卧龙诸葛、凤雏庞统、法正等,东吴的周瑜、鲁肃、陆逊、张昭等,当然东吴麾下谋士并不多。如题主所问,正史上鬼才郭嘉不死会不会比卧龙诸葛厉害,我觉得不一定。咱们先来看一下他们的出身与功绩。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主要功绩有,隆中决策、协助刘备夺取荆益和建立蜀国、安定南中、北伐曹魏 。其著作《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兵法二十四篇》。

鬼才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主要功绩,有助曹操平吕布、定河北、灭乌桓、定辽东,其著作

《十胜十败论》。

由此可看出两人的功绩都差不多,只不过是郭嘉死的早而已。由寿命来看郭嘉是在帮助曹操成就一方霸业之后,就病死在了征途之中,而诸葛亮却在刘备死后,那时诸葛亮可以说除了刘禅以外最高领导了,又让蜀汉王朝在刘备死后又延续了数十年之久,在这一点上,恐怕郭嘉是无法和诸葛亮相比的。现在比较流行的话郭嘉不死,卧龙不出,也有卧龙一出,郭嘉吓死的说法,我只能呵呵了。如果非要两人一较高下,分出一个我孰强孰群的话,诸葛亮也只能感叹: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了吧。都是不世出的奇才,两人未能有一战,这是他们两人的遗憾,也是我们大家的遗憾。